引言╱ 有禮,人生得以美化; 有禮,社會才能祥和。 禮,是中華文化的核心,從個人、家庭到國家,所有行為準則都依循著「禮」。「禮」就是「理」,人的行為守於「禮」、思想合乎「理」,才能進一步提升生命價值。
■ 談到禮,大家一定會想到「周公制禮作樂」。 周公旦曾對商朝的歷史進行研究和思考,他發現商朝早期有許多傑出的領導人,一路帶領著商朝走向盛世之治;但後期的領導人暴虐無道,造成商朝國力衰退,終至滅亡。周公認為商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領導人「失德」,失德者失人心,失人心就必然滅亡。 於是周公制禮作樂,為建立周朝盛治鋪路,內容擴及了社會生活各層面。所謂制禮作樂,簡單地說,就是讓每個人知道自己的本分,恪守與人相處的規矩。從周公制禮作樂開始,經過數千年的傳承沿革,形成豐富的禮儀文明,使中華民族贏得「禮義之邦」的美譽。 到了春秋時代,孔子非常推崇周公推行的制度,因為他所處的時代是一個「子弒其父,臣弒其君,孽殺其宗」的社會,一切禮樂制度正逐漸崩壞中。孔子認為禮樂制度是恢復社會穩定的良方,期能以「德」導向,在禮壞樂崩的亂世中,重建「長幼有序、上下有愛」的禮儀社會。 這就是我常說的「守本分」。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責任。例如男眾,在家庭中扮演父親的角色,要盡好為人夫、為人父的本分;年輕人要懂得孝順父母、尊敬師長、用功讀書,盡好為人子、做學生的本分。人人守本分,就是有禮、懂禮、行禮的表現。
■ 「身、口、意」謹守於禮,可以美化人生。 一個人外在的禮儀風度,是內心德行的表現;因此要從自身的穿著、形象做起,維持整潔、端莊,否則既不尊重別人,也不尊重自己。 除了「身」的形象要端莊,還有「口」——要說好話、好好說話。口說好話就是「愛語」,好好說話就是「雅語」。人們常有個習慣,覺得彼此很熟,講話就少了禮貌,不愉快也因此發生。要自我訓練說話禮貌、得體又文雅,與人結好緣。 「意」也要時時合於禮,透過行為表達內心的「敬」。《禮記•曲禮》一開始就說:「毋不敬」。《論語》中,子游問孝。孔子回答:「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。至於犬馬,皆能有養;不敬,何以別乎?」僅是奉養父母、讓雙親衣食無憂,卻沒有尊敬心,不能算是孝。「恭敬」是心誠意服、發自內心展現尊重與敬愛;不只陪伴他們,更要妥善照護身心。 父子要相敬、夫妻要相敬,人人也要互敬。心中有敬,就會彼此尊重、禮讓互愛;心中有敬,則進出有禮儀、行為知廉恥;人人彼此恭敬,社會自然一片祥和。 禮,是恭敬,也是禮讓。月亮、太陽、地球,雖然相互繞行,卻不相妨礙,是因為星體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;懂得禮讓的人,不會自大、我慢,而能與人和諧共處。能顧及到「群體」,展現和齊,正是禮之美。
■ 禮,是道德、是行為規矩、是自我修養,也是淨化人心的良方。近年來台灣社會呈現出脫序現象,正是缺少了「禮儀」的薰陶。 《禮記》說:「人之所以為人,禮義也。」又說:「鸚鵡能言,不離飛鳥。猩猩能言,不離禽獸。今人而無禮,雖能言,不亦禽獸之心乎!」人是因為有禮,才「自別於禽獸」;只有懂禮而有禮的人,才算是一個真正的人、才是一個有人文的人。 有禮則安,無禮則「野」。人與人之間,為什麼會「你看我不順眼,我看你不順眼」,而產生衝突呢?正因為缺少「禮」。對人無禮,自然引發許多人我衝突或社會動盪;彼此有禮,才能和樂圓滿。 與人溝通,即使「理直」,也要「氣和」,切莫理直氣壯待人;但也不能為了「和」,而是非不分。也就是說,只要不合乎禮節、不該做的事,就不隨波逐流去做。 時代進步,禮的「內容」不免有所調整,但是禮的「精神」常新不變。
慈濟推動禮儀之美,期以虔誠的心,回復人性純真、純善、純美,回復知禮守禮、我為人人的社會。 因為有禮,人生得以美化;因為有禮,社會才能祥和。期待人人懂理行禮,做個身心具美的人;祝福人人克己復禮,共同成就禮儀社會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